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2-07-01 10:38


2022630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研究员赵剑英,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研究员魏明孔作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王庆作了新书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贺耀敏,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龙登高出席会议并作专家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隋福民分别主持了相应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赵剑英


赵剑英在致辞中表示,经济史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历史,汲取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不可或缺的视角。中国经济史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样态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它是经济学的基础,只有通过经济史的实证研究才能得出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观点;通过经济史的研究并进行古今中外的比较, 对于深刻理解世界历史的真实面貌、探索中西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道路的原因,大有裨益。张晓晶所长领衔所著的《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是经济学和历史学学科融合的范例,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视角分析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早期近代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过程,探寻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而对其进行的估算可以为后续更多时点、更广地域的历史财富研究提供参考范例。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李伯重


李伯重认为以史为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以史为鉴,就是要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重要的经验教训。对于做经济史的学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但是研究古代人的经济思想或者经济行为,更是要知道我们积累下来的财富以及积累的财富是怎么分配的。摸清家底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是各个方法存在优劣,因此要史采佳法,因题制宜。但更大胆的是因问求法,像科学家实验一样不断尝试,应该先有问题意识,再去找最好的方法。张晓晶教授做的工作,就是有新的问题意识、新的方法的。《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就是张教授十年修炼出来的成功方法的结晶。这本书的出版非常重要,是经济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研究员

魏明孔


魏明孔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参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财富的问题,张晓晶所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这部著作对中国财富存量的研究,为经济史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找到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宏观经济研究和经济史研究的结合打造了一个样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 张晓晶


张晓晶在新书发布环节回顾了自身编制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历程,并展示了编制历史资产负债表的宏愿。他认为该书的出版只是编制中国历史资产负债表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公布了由他领衔的中国历史资产负债表(CHBS)研究计划(类似于历史GDP研究的麦迪逊项目),该计划的中期目标是编制中国近两百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他强调,资产负债表数据能否发挥其最大优势取决于时间序列的长短;只有掌握更长时间跨度的数据,才有助于发现影响中国历史演进的结构性力量,充分认识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

王庆


王庆对《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的时空背景、研究框架、主要发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华娄社会核心财富表的内容,重点分析了19世纪初期长三角地区的社会财富积累和分配情况,对资产结构、财富收入比、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他认为穹顶之下的华娄及其出路,作为一个宏大的话题,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也需要更多研究力量的加入。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

贺耀敏


贺耀敏表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选取的时间节点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并且其中有大量的引文,有可能揭开许多颠覆习惯思维或者是传统社会经济知识的奥秘,取得经济史研究方法论新的突破。这部著作开辟对财富研究的新领域,确立搜集历史数据的新倾向,拓展认识历史真相的新途径,得出进行国际比较的新结论,取得新文科融合研究的新成果。他也期待编制中国历史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能够开启一个优秀成果层出的时代。



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

朱云来


朱云来认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属于一种宏观账本式的研究,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根本,这样的研究是麦迪逊式的研究,对于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着重要意义。他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研究经历,认为学术研究要善于抓住主线,各个学科之间(比如经济学和气象学、统计学)相互借鉴,融会贯通。他立足人类文明史的大宏观视角,深入浅出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对长期经济增长、货币金融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龙登高


龙登高表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具有突出的数据贡献。该书对于19世纪初期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数据的估算,为经济史学界在基础数据库的挖掘、提炼、提高、合作作出了示范,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与创新。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历史上存在的金融工具短缺、金融抑制等问题,这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此外,书中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体现了两位作者的国际视野,这一点难能可贵。


《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众,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平,《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仲伟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珏,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倪玉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常旭出席会议并发言,认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立意高远、方法科学、文献详实、富有逻辑。专家们从华娄地区具有近代早期经济的特点、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传统农业产业和对市场的影响、多元复合货币结构下的中国财富积累等方面展开讨论。



会议最后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明孔作总结发言。




与会专家合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