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20世纪5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耿世民先生赴阿勒泰地区调查哈萨克语时发现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一部分蒙古人说着一种突厥语族的语言——图瓦语。1978年秋,我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跟随我的导师傅懋 先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980年春夏之交的5月份,我去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城附近的哈拉峪乡,历时半年往返于县城和哈拉峪之间。在调查合作人约孜(曾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的图瓦青年,粗通汉语),当地小学校长塔琅海(图瓦人)和学校其他教师的帮助下比较全面深入地调查了图瓦语。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图瓦语进行了描写,完成了我的硕士论文《图瓦语研究》,是当时国内第一份全面描写图瓦语的论文。1983年秋,我又师从傅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社会语言学。1984年,我又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做田野调查,期间曾在白哈巴哈萨克族小学教师波多力的陪同下,历时半个月骑马走访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居住的全部村落:哈巴河县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哈纳斯湖周边和霍姆河村,富蕴县地区,采集了2000余人(几乎是当时全部的图瓦人)的样本,了解了图瓦人在使用图瓦语的同时,也在学习使用着蒙古语、哈萨克语。根据自己的实地调查,我完成了博士论文《论图瓦人的双重语言制》。在1980年第一次调查图瓦语时,我还记录了一些长篇语言材料。此次择选其中的两篇一并交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飨国内外研究图瓦语的学者。1984年我第二次去阿拉泰地区调查时发现当年为我提供这些语言材料的图瓦老人大多已作古,甚至与我合作过的中央民族学院的学生约孜也已不幸去世,我怀念他们并感谢他们当年对我的无私帮助。2014年9月
全部显示∨
图瓦人历史简况
语音一 元音音位
二 辅音音位
三 元音和谐
四 语音的变化
五 音节和音节结构
六 重音
词汇一 图瓦语词汇的构成
二 图瓦语词的构成形式
三 主要的构词附加成分
图瓦人的多语生活一 哈巴河县白哈巴地区图瓦人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 多语家庭例释剖析
三 双语和文化
四 双语和教育
五 结论
主要参考书目
图瓦语词汇(按国际音标排序)
图瓦语词汇(按汉语拼音排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