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关于我们>领导团队

领导团队

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

赵剑英,男,汉族,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教授(二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编辑、副主任(主持工作)(其间在陕西商洛丹凤县扶贫),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党组)办公室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其间在新华社澳门分社政策研究室任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等。

获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21年)、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2019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0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先进个人(2010-2012年度)、优秀青年(2000年)等荣誉称号。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决策信息情况报告类三等奖。

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著有《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哲学形态》《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哲学回声》《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复兴中国》等。主编《中国道路的哲学形态》《论中国模式(中英文版)》《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共7卷)》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和文章近百篇。代表作有《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哲学密码》《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历史观”》《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的新路》《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等。

策划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理解中国丛书》《中国制度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中社智库》系列等,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2016年度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奖。在赵剑英的带领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推动中国文化、中国学术“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被中宣部授予“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特别贡献奖。

主要成果

一、著作

1. 《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赵剑英著,2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2. 《中国道路的哲学形态》,赵剑英著,2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

3.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赵剑英著,2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4. 《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著,43.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 Publisher: Path International Ltd.2016.

6.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第三作者,参与写作(独撰“实践概念内涵及形态的历史考察”,2万余字),53.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此书被引频次为51次。

7. 《论中国模式(上、下)》,赵剑英、吴波主编,107.8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此书被引频次为34次。

8.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8年卷、2009年卷、2010年卷),赵剑英等主编,43、53.6、56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10、2011年版。

9.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赵剑英、陈晏清主编,45.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此书被引频次为77次。

10.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赵剑英、庞元正主编,38.5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此书被引频次为100次。

11.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赵剑英、俞吾金主编,29.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此书被引频次为99次。

12.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赵剑英、张一兵主编,35.7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此书被引频次为93次。

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赵剑英、孙正聿主编,42.5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此书被引频次为63次。

14.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赵剑英、叶汝贤主编,29.9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此书被引频次为50次。

15. 《百年追求——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赵剑英主编,18.2万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 《十四大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专著,参与写作,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 《复兴中国——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赵剑英主编,34.4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此书被引频次为30次。

18. 《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赵剑英等著,2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此书被引频次为16次。

19.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赵剑英主编,40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此书被引频次为66次。

二、论文

1. 《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哲学密码》,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8期。

2. 《从比较视野发掘中国道路的哲学智慧》,载《北京日报》2020年11月16日。

3.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8期。

4. 《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9日。

5.《党的自我革命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0期。

6.《深圳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典范》,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8日。

7.《以科学思想方法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载《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0日。

8.《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载《光明日报》2019年8月28日。

9.《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载《新中国70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独著,13000字,载《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1期。

11. 《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独著,11000字,载《哲学研究》,2018年第4期。

12. 《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的新路》,独著,9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1月28日。

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破解历史周期率》,独著,9200字,载中央党校《理论动态》,2018年1月20日。多家网站转发。

14. 《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历史观”》,独著,4000字,载《深圳特区报》,2017年11月14日。多家网站转发。

15. 《中国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制度保障》,独著,41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7日。

16. 《中国为何有坚定的制度自信》,独著,1500字,载《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栏目》,2017年10月11日。

17. 《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独著,77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7月13日第一版整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7年转载。多家网站转发。

18. 《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独著,8000余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6年转载。

19. 《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精辟的阐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独著,8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8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6年转载。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精神指南》,独著,5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31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6年转载。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探索——读<李铁映社科文集>》,独著,16000字,载《哲学动态》,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6年转载。

22. 《整体性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独著,25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31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5年转载。

2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独著,11000字,载《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4年转载。

24. 《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和伟大意义》,独著,12000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4年转载。

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基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分析视角》,独著,6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31日。

26. 《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创新性》,独著,13000字,载《三十位著名学者纵论党的十八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7. 《中国模式的辩证解读》,独著,8000字,载《博览群书》,2011年第4期。

28. 《加强对技术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独著,1600字,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1月26日。

29. 《加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阐释力度》,独著,3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6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0年转载。

30. 《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独著,5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8年8月14日。

3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独著,15000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8年转载。

32. 《建设文化大省促进广东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独著,14000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8月5日。

33. 《坚持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蕴涵》,独著,13000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3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6年转载。

34.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再思考》,独著,17000字,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6年转载。

3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独著,6000字,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6年转载。

36.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科学》,独著,3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5年9月8日,人民网2005年9月15日转载。

37. 《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重要平台——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回顾与思考》,与孙麾合著(第一作者),10000字,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38.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独著,9000字,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5年转载。

39. 《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独著,8000字,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4月15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5年转载。

40.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与干春松合著(本人为第一作者),13000字,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5年转载。

41. 《深刻变化的世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独著,11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42. 《交往形态的新发展与当代社会的新特征》,独著,9000字,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光明日报》转载。

4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两大根本问题探索的结晶》,独著,2200字,载《光明日报》,2003年7月23日。

44. 《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独著,12000字,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3年转载。

45.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独著,11000字,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2年转载。

46. 《论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独著,约6000字,载《珠海潮》,2000年第1期。

47. 《从衰落走向复兴——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追求与展望》,独著,15000字,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获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199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0年转载。

48. 《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独著,10000字,载《学海》(江苏),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00年转载。

49.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与滕瑶合著(第一作者),110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9年转载。

50. 《哲学的力量——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独著,2500字,载《人民日报》,1998年5月14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8年转载。

51. 《21世纪的中国哲学走向》,独著,3000字,载《光明日报》,1998年5月1日。《新华文摘》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2. 《在冲突和变迁中探寻新的价值世界——当代中国青年心态及价值走向》,独著,6600字,载《开放时代》,1995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5年转载。

53. 《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价值》,独著,3000余字,载《探索与求是》,1999年第7期,《光明日报》1994年6月15日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4年转载。

54. 《实践学:实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独著,3300字,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7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4年转载。

55. 《浅谈当前的消极社会心态》,独著,3700字,载《科技导报》,1994年第2期。

56. 《实践活动中规范和创新的矛盾及其科学解决》,独著,3700字,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

57. 《民主社会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与陈建涛合著,7500字,载《社会科学》,1993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3年转载。

58. 《论实践逻辑》,独著,7000字,载《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59. 《从实践的合目的运行模式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独著,8800字,载《求是学刊》,1992年第2期。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994年)。《新华文摘》1992年第7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92年转载。

60. 《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独著,9700字,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199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9年转载。

61. 《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活动的运行》,独著,5200字,载《哲学动态》,1989年第1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9年转载。

62. 《从价值批判到科学批判——马克思的价值批判方法与唯物史观的创立》,独著,5200字,载《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5期摘要转载。

63. 《论决策集团主体的思维效益》,独著,5400字,载《社会科学》(上海),1989年第1期。

64.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与杨耕合著,9500字,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8年转载。

65. 《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与李德顺合著,9000字,载《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988年转载。

66. 《试论定量思维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独著,约6000字,载《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

67. 《勇于自我革命永葆青春活力》,独著,10000字,载《学习时报》,2018年1月26日,人民网2018年1月26日转载,光明网2月14日转载。

68. 《自我革命命题的提出及其文化渊源》,独著,2000字,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1月4日。

69. 《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推进理论创新——读<思语迹:李铁映自选集>》,独著,7300字,载《哲学动态》,2017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2017年转载。

70. 《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创新之作——读<新大众哲学>》,独著,2500字,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4期。

71.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学术支撑》,独著,3000字,载《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5日。

72. 《自觉担负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独著,1500字,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1月31日。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独著,1万字左右,载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2012年12月21日。

74. 《推进并深化社会认识与社会形态研究》,独著,1200字,载《哲学研究》,2012年第8期。

75.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独著,3000字,载《浙江日报》,2012年5月4日。

76. 《面向综合性问题,推动跨学科研究》,独著,3000字,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7月15日。

77. 《执政兴国理论的科学升华》,独著,1200字,载《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0日。

78. 《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可贵探索——<中介论>》,独著,47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79. 《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深化人的个性研究》,独著,2700字,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三、调研报告

1. 《嘉善: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县域经验与启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百县调研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2. 《当前腐败的新动向及其原因分析》,赵剑英、孙麾,3000余字,获中央常委批示,评为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奖”一等奖(2007年)。

3. 《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飞跃——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萧山的新探索》,与何利松、沈亦飞合著(第一作者),13000字,载《学术界》,2005年第1期。被中办有关内部刊物采用。


四、专访

1.《中国出版》(2020年第23期)刊发赵剑英专访:《哲学家的出版实践 出版家的哲学情怀》。

2.《国际出版周报》(2020年8月24日第202期)刊发赵剑英专访:《着力在创新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3.《出版商务周报》(2019年6月16日第14版)刊发赵剑英专访: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优势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4.《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12月24日)刊发赵剑英专访:我所经历的社科社之变。

5.《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6月14日)刊发赵剑英专访:5年输出版权276项 赵剑英社长透露如何做到三个“走出去” 。

6.《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6月13日)刊发专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左手学术右手出版,讲好中国故事。

7.《光明日报》(2017年08月29日第16版)刊发赵剑英专访:作为学者的出版家——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8.《出版商务周报》(2016-08-30)刊发赵剑英专访: 咬定青山不放松:社科社的学术出版之道。

9.《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08月10日)刊发赵剑英专访:“中社智库”构筑中国智库成果出版高地。

10.《出版人》(2015年第3期)学术也可“双效”俱佳——专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11.《中国出版》(2013年第3期)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打造社科精品文库——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

12.《今传媒》(2012年第10期)做专做精出版品牌 推动中国学术创新--专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

13.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2年3月22日)专访赵剑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获奖情况

曾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决策信息情况报告类三等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策划《理解中国》《中国制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中社智库》等大型丛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取得良好反响。所策划的多种图书分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读物奖等。

总编辑:杨志勇

杨志勇,男,汉族,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财经智库》《财贸经济》副主编。著作有《大国轻税》《现代财政制度探索: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财税改革》《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比较财政学》等,主编《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2017;2019)。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有财税理论、比较税制、中国经济改革。

副总编辑:陈彪

陈彪,男,汉族,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博士后合作导师。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央讲师团讲师,新华社信息部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哲学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运营总监、总编辑助理,曾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宗教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和美国富勒心理学院做访问学者。

从事专业为宗教学和宗教心理学,代表论著:

1.《第十章 宗教心理学》(著作),《宗教研究指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月版。

2.《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3.Coping with Death and Loss: Confucian Perspectives and the Use of Rituals (论文)Pastoral PsychologyVolume 61, Numbers 5-6December 2012

4.《意识经验与宗教》(论文),《宗教心理学》(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月版。

5.《精神分析与宗教》(论文),《宗教心理学》(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月版。

6.《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独著),2006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一等奖。

副社长:李天明

李天明,男,汉族,法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力资源部副主任、主任。2011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2020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