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

纸书售价: 38.4 纸书定价:¥48.0 电子书售价: 1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选题的背景
(一)技术、需求、政策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
(三)运营商传统商业模式受到挑战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 本书的研究对象
(一)移动互联网
(二)电信运营商
二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企业生态学理论
一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学的定义
(二)生态学研究范畴
二 企业生态学
(一)企业生态学研究对象
(二)企业生态位
(三)企业生态链
(四)企业Logistic成长模型
(五)企业适应与进化
三 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商业生态系统的性质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 价值链理论
一 传统价值链理论
(一)价值链定义
(二)传统价值链理论的局限性
二 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价值链
(二)虚拟价值链
(三)价值网
第三节 网络外部性理论
一 网络外部性定义及分类
(一)网络外部性的定义
(二)网络外部性的类型
二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经济特征
(一)边际收益递增
(二)正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于生态学的商业模式
一 商业模式文献回顾
(一)商业模式含义
(二)商业模式的分类
(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二 商业模式的生态学解释
(一)商业模式与企业生态系统的联系
(二)商业模式的生态学定义
(三)商业模式的特点
三 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
(一)商业模式的分析层次
(二)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概述
一 发展概况
(一)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
(二)典型国家和地区发展情况
(三)我国发展情况
二 移动互联网经济特性
(一)规模经济性
(二)范围经济性
(三)网络外部性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特点
一 移动互联网vs互联网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二 移动互联网典型企业商业模式
(一) RIM公司黑莓商业模式
(二) Apple公司iPhone商业模式
(三)分析
三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特点
四 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
(一)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动因
(二)商业模式的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模型
二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特征
三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成员及相互作用
(一)系统成员
(二)相互作用
四 移动互联网产业生命周期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
一 移动互联网价值链基本环节
(一)价值环节的含义
(二)移动语音业务价值链
(三)移动互联网价值链
二 移动互联网价值链分层结构
(一)基础设施层
(二)支持服务层
(三)应用服务层
(四)渠道服务层
第三节 运营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 市场势力
(一)市场势力不同于垄断势力
(二)市场势力分类
(三)市场势力水平的衡量
(四)市场势力对产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 运营商市场势力
(一)市场势力来源
(二)市场势力衡量
三 其他价值链成员市场势力
(一)终端制造商
(二)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三)网络设备制造商
(四)应用提供商
(五)内容提供商
四 产业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
五 产业生态系统盟主
(一)运营商的盟主地位
(二)运营商SWOT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运营商的企业边界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交易费用理论
二 企业能力理论
三 企业动态边界理论
第三节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边界模型
一 企业生态位基本原理
(一)企业生态位
(二)生态位因子
二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边界
(一)企业生态位与企业边界内在联系
(二)企业生态位的进化
(三)企业边界演化路径
三 企业边界决策模型
(一)企业边界决策原则
(二)企业边界的影响因子
(三)基本选择模型
第四节 运营商企业边界管理策略
一 运营商生态位
二 运营商纵向一体化策略
(一)纵向一体化的动因
(二)纵向一体化的风险
三 运营商虚拟一体化策略
四 价值链关键环节控制
(一)产业价值转移
(二)价值链关键环节
第五节 基于企业边界的商业模式分类
一 无线网络提供者模式
二 业务能力平台模式
三 移动门户模式
四 价值链集成者和市场中介模式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策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定价模式
一 定价方式
(一)从量定价
(二)定额定价
(三)两部制定价
二 定价模型
(一)两个收取包月费的平台竞争
(二)两个收取交易费的平台竞争
(三)两个采用两部制收费的平台竞争
(四)比较
三 捆绑定价
(一)定义与分类
(二)实施条件
(三)效益分析
四 KDDI公司3G定价策略
五 小结
第三节 互联互通
一 影响因素
二 模型
(一)考虑网络规模差异
(二)考虑多平台接入行为
三 小结
第四节 合作模式
一 选择合作方式
(一)合作方式分类
(二)合作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选择合作伙伴
三 利益分配机制
(一)纳什讨价还价解
(二)不对称纳什讨价还价解
(三)鲁宾斯坦模型
(四)分配原则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