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游动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数字动画艺术的真实性研究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缘由
1.数字动画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2.数字动画在影视广告片中的应用
3.数字动画在新型媒体中的应用
(二)现实意义
1.提升数字动画艺术真实性的理性把握
2.促进数字动画艺术的资源整合
二 文献综述
(一)历史回顾
1.数字动画艺术“呈现性”发展时期(1960—1970)
2.数字动画艺术“模拟性”发展时期(1970—1985)
3.数字动画艺术的“互动性”发展时期(1985年至现在)
(二)理论研究现状
1.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
2.数字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
3.数字艺术真实性与媒介技术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传统艺术的真实观
一 艺术真实的历史考察
(一)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进
(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
(三)中西艺术真实观之比较
二 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一)艺术家的真切体验和情感
(二)主观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三)在“重建”中的认同
三 艺术真实的层次结构
(一)多义性与开放性
(二)直观经验的描述
(三)虚构的自参照系统
第三章 数字动画艺术的真实特征
一 数字动画艺术的真实媒介
(一)数字动画艺术的科技依赖
(二)数字动画艺术的多层次结构
(三)数字动画艺术的交叉性
(四)数字动画艺术的多平台
二 数字动画艺术的核心
(一)作品的参与性或互动性
(二)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
(三)数字动画艺术的商业娱乐性
(四)网络传播的虚拟性
三 数字动画艺术的重构
(一)虚拟感觉的真实
(二)超越美的真实
(三)尽意想象的真实
第四章 数字动画艺术的真实性表现
一 三维技术的真实再现
(一)虚拟场景的真实
(二)虚拟角色的真实
(三)虚拟特技特效的真实
二 写意与写实风格的差异
(一)写意中的抽象
1.写意化的抽象概念叙事
2.写意化的抽象理论文本
3.写意化的时间历史
(二)写实中的具象
(三)写意与写实的混合
1.用“特写”镜头弥补细节真实
2.用“写意”镜头补充信息缺失
三 虚实相间的创作
(一)电视节目中的虚实相间
(二)电影中的虚实相间
(三)新型媒体中的虚实相间
四 后现代数字动画艺术的手法
(一)拟象艺术原创
(二)想象艺术再造
(三)幻象艺术拓展
第五章 数字动画艺术的真实叙事视角
一 艺术现象真实与生活本质真实
二 整体典型真实与局部细节真实
三 客观理想真实与主观现实真实
第六章 数字动画艺术的真实体验
一 数字艺术的审美体验
(一)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二)体验是情感的现实经历
(三)体验是艺术审美过程
二 数字艺术的创作体验
三 数字艺术的融合体验
第七章 结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