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物联网与泛在社会的来临——物联网哲学与社会学问题研究

物联网与泛在社会的来临——物联网哲学与社会学问题研究

纸书售价: 44.0 纸书定价:¥55.0 电子书售价: 2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物联网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经过十多年的孕育,近年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关注。在物联网产业化浪潮兴起之际,它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冲击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预计物联网发展所伴随的社会风险将不亚于互联网。1999年最早提出物联网概念的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认为,物联网改变世界的潜力甚至比互联网更大。大多数论者赞同他的判断。欧洲经济社会委员会(EECS)认为,

全部显示∨

刘永谋,男,生于1974年6月,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2007),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筹)秘书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哈佛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已出版《行动

全部显示∨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何为物联网
一 物联网的基本界定
二 比较互联网与物联网
三 物联网的本质与特征
四 物联网社会影响超过互联网
第二章 物联网发展历程
一 概念孕育
二 各国发展
三 既有应用
四 品牌计划
第三章 泛在社会的后现代状况
一 从物联网到泛在网
二 从信息社会到泛在社会
三 泛在社会的基本特征
四 泛在社会中的实在、知识与主体
第四章 物联网的风险与对策
一 物联网的社会影响
二 物联网的可能风险
三 物联网社会风险的演化
四 物联网风险的应对原则
第五章 物联网的极权偏好与政治风险
一 圆形监狱理论视角下的物联网
二 从网络拓扑结构看物联网
三 物联网隐忧的技术现代性根源
四 物联网的两重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特征
第六章 物联网产业化与经济风险
一 物联网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形成
二 物联网产业化的经济风险分析
三 规避风险与产业政策选择
第七章 泛在空间的伦理问题
一 泛在虚拟交往的结构与功能
二 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问题
三 泛在空间伦理的后现代转向
第八章 物联网的文化冲击
一 物联网影响自我观念
二 物联网影响自然观念
三 物联网影响价值观念
四 物联网影响文化传播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物联网
一 “感知中国”
二 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有关问题
三 中国物联网社会影响的对策
第十章 案例研究: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哲学社会学考察
一 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二 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哲学社会学问题
三 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社会效益及对策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