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序一 努力做徽骆驼
序二 儒家文化对徽商的一次贡献
第一章 徽州的山川与风物
一 徽州民谣·徽馆学生意
二 咏黄山诗词
1.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2.沁园春·挂黄山图十二轴恰满一室
3.答友人
4.雨不止题壁
5.题黄山游记
6.莲花峰
7.登天都
8.题虹庐
9.望江南·游黄山
10.忆江南·咏黄山二十首
三 咏白岳(齐云山)诗词
1.咏云岩
2.云岩
3.齐云山纵目
4.齐云岩二首
5.咏齐云山诗三首
6.赖少其齐云吟四首
7.戊寅立夏前三日游齐云山三首
四 咏歙县诗词
1.新安江
2.新安江
3.龙尾石寄子远
4.龙尾砚歌并引
5.徐虞部以龙尾石砚为余品第
6.砚石
7.题问政山岁寒亭
8.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徽州府南楼宴
9.沙溪百二巷
10.春日北园文会即事
11.万年桥
12.玉屏山
13.西溪南梅溪书屋
14.西溪南吴氏祖祠乔木
15.篁墩湖
16.深渡
17.阅微草堂歙砚铭
18.歙西七里头大庙题壁
19.徽墨
20.三潭枇杷
五 咏婺源诗词
1.对月思故山夜景
2.舟泊山溪
3.题龙尾砚
4.题龙尾砚
5.望江南六首
6.嘉会新开婺水头
六 咏绩溪诗词
1.苏辙绩溪诗作选
2.靖康初过华阳镇宿胡殿中东麓书院与咸公话别
3.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
4.过丛山关
5.石屋山
6.大屏山
7.楚茹诗草
8.一丛花·绿杨桥上目游
9.满江红·城南风物
10.金缕曲·答县志编辑诸乡亲同志
七 古黟诗词楹联
1.钓台
2.入黟吟
3.咏西递
4.古黟楹联
八 徐霞客徽州游记
1.游黄山日记后
2.游白岳山日记
九 游齐云山记
十 《浮生六记》中的绩溪
十一 郁达夫徽州游记
1.出昱岭关记
2.屯溪夜泊记
3.游白岳齐云之记
十二 当代黄山游记
1.黄山松
2.黄山记
3.且说黄山
十三 黄山脚下的徽州大地
1.皖南一到
2.山居谈往
3.徽州访桥记
4.徽州访碑记
第二章 徽州的历史与人文
一 二十四史中的徽州人传略选
1.《宋史·朱熹传》
2.《宋史》中的方腊
3.《明史》中诸徽州人
4.《清史稿》中诸徽州人
二 一歙抵两省
1.王弇州诸人游歙
三 抗清英雄:金声与江天一
1.金声家书
2.江天一传
四 两位徽州人:具有国际意义的中国第一人
1.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2.戈鲲化: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人
五 钱穆论“徽州学派”
六 龚自珍在徽州期间作品
1.黄山铭
2.别辛丈人
七 近现代著名徽州籍学者风采
1.绩溪胡适之先生
2.歙县陶行知先生
3.婺源詹天佑先生
4.休宁周诒春先生
5.歙县洪谦先生
6.休宁吴于廑先生
7.旌德江泽涵先生
8.歙县汪世清先生
9.婺源程门雪先生
10.歙县罗辽复先生
11.休宁程道德先生
八 三大地方学之一的徽州学
1.王振忠:乡土徽州
2.刘伯山:《徽学研究的多学科价值》(节选)
3.金家骐:《信客——徽商中的历史陈迹》(节选)
九 近现代徽州教育
1.20世纪徽州新式教育的策源地:安徽省立二师(今休宁中学)
2.文风昌盛的徽州首县:歙县
第三章 徽州人的哲学与精神
一 程朱理学的人生教科书
1.《朱子家训》
2.《朱柏庐治家格言》
二 胡适之先生的思想
1.少年中国之精神
2.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三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
1.《创造宣言》
2.南京安徽公学创学旨趣
四 徽商的精神
1.徽商的经营之道
五 科学与人文并重
1.思涡念峡续涛声
六 社会学思想
1.论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
七 徽州人的美术理论
1.渐江:《画偈诗》
2.黄宾虹:《国画理论讲义》
八 美学思想
1.《好逑传》与天都峰
九 徽州人之进取精神及对学术之贡献
第四章 徽州情结
一 胡适先生的徽州情结
1.徽州人
2.胡适的《希望》诗与歌曲《兰花草》
二 陶行知先生的徽州情结
1.献诗《水蓝桥下》
2.徽州人的新使命
三 江泽涵:我的童年
四 吴象:忆屯溪
五 心之千千结
六 天堂里的徽州
七 黄剑:徽州古艺事
1.楔子·一生痴绝是此山
2.结语·落红不是无情物
八 杨晓民:逝水流年
九 徽州好·风景旧曾谙:当代咏徽州诗歌
1.聂造徽州歌谣二首(唱词)
2.黄剑咏徽州诗二首
3.江平:怀念老家古井
十 青年游子恋恋徽声
1.婺源,梦里家山(外一篇)
2.徽州三题
3.二十年一觉徽州梦
4.家在黄山白岳
5.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