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皖北地区传统交通格局与城镇体系
第一节 皖北地区传统交通格局
一 明代以前皖北地区交通发展概况
二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的交通格局
第二节 皖北地区传统城镇体系
一 府、州、县城镇的功能
二 县级以下商业城镇的发展
第二章 新式交通兴起与皖北地区商路的变迁
第一节 新式交通的兴起
一 水路运输的新旧并存
二 公路交通的初步发展
三 铁路筹划与修筑
四 新式交通之间的竞争与互补
第二节 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商路变迁
一 商品输出路线的变迁
二 商品输入路线的变迁
三 商路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新式交通格局下皖北交通中心的变迁
第一节 传统交通中心的历史地位
一 正阳关的交通与商业地位
二 临淮关的交通与商业中心地位
第二节 近代维持正阳关传统交通中心的努力
一 正阳关在清末民初铁路规划中的突出地位
二 相关铁路计划的相继流产
第三节 津浦铁路淮河大桥选址变更与临淮关城镇地位的变迁
一 津浦铁路淮河大桥选址的变更
二 桥址变更的影响:蚌埠取代临淮关
第四节 关于皖北交通中心变迁的探讨
一 新的交通格局形成,贸易路线发生根本变化
二 皖北贫弱,缺乏落实铁路规划的实力
三 规划欠妥,难获批准
四 传统交通中心的内在缺陷在近代的充分显现
五 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城镇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六 政治功能的弱化,也加速了皖北交通中心的变迁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新城镇的兴起
第一节 新式交通与蚌埠中心城市地位的形成
一 新式交通带动蚌埠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二 新式交通与蚌埠城市形态的演变
三 对蚌埠崛起原因的探讨
第二节 淮南铁路与淮南城市的成长
一 铁路修建与淮南城市基本框架的形成
二 矿路结合主导淮南城市形态的演变
三 淮南城市兴起的影响
第三节 铁路沿线小城镇的发展
一 皖境津浦铁路沿线小城镇的发展
二 淮南铁路沿线小城镇的发展
第五章 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传统城镇的兴衰
第一节 合肥、宿州因铁路获得新生
一 铁路与近代合肥城市发展
二 铁路与近代宿州城市发展
第二节 凤阳、阜阳、亳州交通与区位优势的弱化
一 明清以来凤阳历史地位的变迁
二 近代阜阳城市发展的迟滞
三 近代亳州城市的渐趋衰落
第三节 皖北商业小城镇的变迁
一 淮河以北主要商业城镇
二 淮河南岸主要商业城镇
余论 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城镇变迁关系评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