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2025上海书展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季为民推荐十大好书

来源:书香上海   发布日期:2025-08-13 09:35



一城清风翻页,万卷新声落地

8月13日-8月19日

第二十一届上海书展

以“双主场、全城读”之名启卷

“书香上海”推出

“2025上海书展社长、总编辑荐书”专栏

给大家带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季为民

推荐的十种好书

大家快来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好书~


荐书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季为民

No.1《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为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著,系统梳理从凡尔赛体系崩溃到战后秩序重塑的历程,全景展现东西方战场联动,突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定性作用。全书重点强调中国战场的重大历史贡献,彰显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弘扬各国人民共同抗争的壮丽史诗。立足和平发展理念,昭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构建中国特色的二战叙事体系。

No.2《变局:光绪丁未政潮研究 》

张建斌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依托端方、瞿鸿機等珍稀档案,聚焦1907年清廷权力博弈。以奕劻、袁世凯、岑春煊等满汉权臣斗争为核心,考察中央与地方、满汉矛盾及新政推行的复杂互动。通过权力网络分析,揭示晚清制度转型困境——传统治理惯性、改革路径选择与多方势力博弈如何交织影响王朝命运。本书深入剖析新政调试过程,还原权力场域生态,为理解清末政治变革提供新视角。

No.3《面向“十五五”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报告2024-2025》

张晓晶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金融报告》聚焦“十五五”时期金融发展,探讨大国博弈下的金融强国路径。报告分析金融基础设施、资本市场、全球资产布局及数字金融等关键领域,提出货币政策改革、科技金融创新、风险投资培育、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方向。同时涵盖金融监管、跨境支付、数字资产治理、中小机构发展及养老金融等重点议题,系统规划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政策参考与实践指导。

No.4《如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李雪松 冯明 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市场崛起推动多元化发展,科技革命催生产业变革,大国竞争聚焦经济与科技领域。面对传统动能减弱,中国需系统培育新增长引擎:一是打造"新质引领型"动能,抢占科技制高点;二是释放"需求升级型"动能,激发内需潜力;三是激活"结构优化型"动能,提升供给质量;四是挖掘"对外开放型"动能,深化国际合作。通过多领域协同发力,增强发展主动权,应对复杂国际竞争环境。

No.5《“前海模式”:改革、开放、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郑永年 王达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前海模式研究》系统考察了这一改革试验田的创新实践。全书通过"理念-政策-效果-比较-展望"框架,深入分析前海"三位一体"政策体系、法定机构管理机制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创新实践,展现其在制度创新、央地联动、深港合作等领域取得的突破。研究通过横向比较,阐释"前海模式"的示范价值,并就运用"新三大法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前瞻思考,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No.6《接合:大众文化的冲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

赵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深入探讨了大众文化兴起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全书从宏观语境到微观案例,系统分析视觉文化转型、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及文学经典重构等现象,在印刷/视觉、精英/大众的文化张力中展开批判性研究。通过创新融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方法论,本书不仅呈现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转向,更为理解当代文学生产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研究兼具史料厚度与理论深度,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成果。

No.7《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日]阿比留久美 著

兰旺 译

周运来 审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悦

“居场所”,原本在日语中只是指“所在的地方”,但逐渐演变成一个深刻而广泛的概念,代表着人们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栖息地,即一个人能够安心做自己的地方。它不仅关乎个人对自我存在的确认,也与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密切相关。本书从学校、职场、家庭等多个维度,剖析孤独这一现代社会普遍现象的根源,鼓励平凡的我们勇敢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与他人对话联结,一起创造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居场所”的友善社会。

No.8《马丘比丘的回声:印加文明的前世今生》

[英]凯文·莱恩 著

唐建清 译

龙啸 审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悦

在其全盛时期,印加人及其创造的古老文明达到了南美洲文明的顶峰。印加人充满挑战的地理环境改造成能够养活数百万人的肥沃地区,并建造了马丘比丘的精美建筑、绳结编织的悬索桥以及纵横交错、绵延数万千米的道路网。本书是对美洲最伟大的帝国之一。本书探索了印加人的起源和历史。作者再次审视了前人的理论,重新解释了印加帝国扩张的时间线、其政治组织和女性在印加社会中的角色,同时展示了印加的遗产是如何延续至今的。

No.9《北朝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宋丙玲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朝服饰的考古学研究》以考古材料为核心,系统考察魏晋南北朝服饰变革。通过陶俑、壁画、线刻等图像资料与出土实物的类型学分析,结合文献记载,全面还原北朝服饰的形制演变与地域特征。研究发现北朝服饰既承汉魏传统,又融胡风西域元素,形成独特服饰体系,为隋唐服饰奠定基础。研究不仅构建服饰演变序列,更深入揭示其背后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历史进程,彰显北朝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的重要过渡意义。

No.10《明清士大夫的“书籍之交”》

张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带我们走进明清士人独特的文化社交世界。本书聚焦非商业性的书籍往还,揭示私家刻书盛行时期士大夫间以书为礼的丰富传统。从充满人情世故的赠书礼仪,到体现契约精神的《流通古书约》,再到跨国界的中日朝图书交流,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文化交往图景。书中既有对“伤廉伤惠”等传统观念的深刻剖析,又展现了超越时代的图书共享理念。这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著作,不仅为书籍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更为读者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