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纸书售价: 28.8 纸书定价:¥36.0 电子书售价: 14.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概述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含义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三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国外成功的做法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具有政策法规依据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需要
(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可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
(五)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途径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依据
一 政策导向
二 社会呼吁
三 用户需求
四 自身需要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一 服务对象社会化
二 服务内容社会化
三 服务功能社会化
四 实现全民阅读化
第二章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一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社会化
(一)健全的图书馆法律制度
(二)根深的社会服务理念
(三)细分服务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四)加强与校际和社会机构的合作
(五)构筑类型多样的图书馆联盟
二 加拿大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三 德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四 英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五 日本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六 韩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第二节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一 传统信息服务模式
二 网络信息服务模式
三 个性需求服务模式
四 弱势群体服务模式
五 校友特色服务模式
第三节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模式特点
一 开放服务法律体系完备
二 社会服务理念根植牢固
三 社会服务模式普遍多维
四 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创新
五 解决棘手问题多措并举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展
第一节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状况调查
二 社会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三 社会化服务不断深入
四 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展
五 社会化服务项目不断丰富
第二节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一 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
二 细分社会读者按需服务
(一)普通用户
(二)科研用户和本校毕业生
(三)政府用户
(四)企业用户
(五)农村用户
三 无偿服务的多样化方式
四 有偿服务的经营型模式
(一)科技查新服务
(二)知识服务
(三)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
(四)其他的有偿社会化服务
五 建立图书馆共享联盟
第三节 对当前社会化服务状况的基本评价
一 社会化服务理念不牢
二 社会化开放速度缓慢
三 社会化服务规模有限
四 社会化服务方式单一
五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与校内服务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本校服务的关系
一 社会开放与校内服务的矛盾
(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产品不纯粹是公共产品
(二)高校图书馆的任务职责与服务对象具有特指性
(三)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类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人力资源定额有限
二 校外读者与校内读者的关系
三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其他关系
一 信息资源共享与产权保护的关系
二 普泛性服务和特定性服务的关系
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保障社会读者拥有接受社会教育的权利
(二)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三)体现社会的公益责任与人文关怀
(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五)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弥补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不足
第三节 妥善解决矛盾关系的意义
一 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 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三 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效率最大化
四 推进了全民阅读的文化工程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现路径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校内优先原则
三 循序渐进原则
四 共建共享原则
五 需求导向原则
六 注重效益原则
七 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用户基本类型
(一)政府用户
(二)企业用户
(三)中小学用户
(四)城市社区用户
(五)农村用户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一)基于主体的服务模式
(二)基于内容的服务模式
第三节 社会服务能力总量的提升与保障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总量的提升
(一)重塑公共服务精神
(二)提升深层次服务能力
(三)组建多元化服务团队
(四)打造开放式服务模式
(五)拓展公共服务空间
(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保障机制
(一)政策与法律保障
(二)资源保障
(三)资金保障
(四)人才保障
(五)技术保障
(六)体制保障
第六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困难与障碍
第一节 政策法规不健全
一 缺乏针对性的法规政策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专门法律
(二)从地方层面上看,缺乏指导性文件
(三)从行业层面上看,缺乏工作规程
二 缺乏社会化服务的动力机制
(一)高校图书馆受政策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公益文化服务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的约束下,不能履行社会公益性职能
(三)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得不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经济补偿
三 缺乏有效的激励体制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奖惩政策
(二)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纳入高校评估体系
(三)高校没能把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作为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第二节 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一 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一)高校图书馆自身观念束缚
(二)社会及学校的大环境影响
二 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阻碍
(一)高校图书馆自身条块分割的障碍
(二)地方与高校图书馆的条块分割壁垒
三 文献资源的专业性不适应
(一)文献资源专业性太强
(二)文献资源不具地方特色
第三节 资金设备短缺
一 缺乏资金投入
(一)高校对图书馆投入不足
(二)高校图书馆资金来源单一
(三)经费投入与信息资源成本不适应
二 馆舍设备有限难以开放
三 资源冲突限制服务规模
(一)信息资源限制
(二)空间资源不足
(三)人力资源匮乏
第七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政策问题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政策现状
一 有关社会开放的政策法规
(一)各类型图书馆政策法规从无到有
(二)全国性政策法规逐步发展
(三)社会化服务理念初见端倪
二 《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
(一)图书馆事业存在问题
(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具体措施
(三)《报告》发布的现实意义
三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及其修订版的诞生
(二)新《规程》的主要内容
(三)新《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四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联合公告
(一)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与《武汉宣言》
(二)首都图书馆联盟与其十项惠民措施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政策的必要性
一 政策权威性可促进社会化进程
(一)政策权威性促使主管部门参与其中
(二)政策权威性督促图书馆落实开放服务
(三)政策权威性赋予图书馆更多的自主权
(四)政策权威性消除社会读者顾虑
二 政策确定性可明确社会化方向
(一)政策确定性明确社会化的合法性
(二)政策确定性明确社会化的目标
(三)政策确定性明确社会化的不同阶段
(四)政策确定性明确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三 处理社会化矛盾关系有章可循
(一)有限的资源与读者需求增大的矛盾
(二)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
(三)公益属性与有偿服务的矛盾
(四)专业化信息服务与科普性需求的矛盾
四 评估图书馆开放效益有法可依
(一)评估社会化服务的社会效益
(二)评估社会化服务的经济效益
(三)评估图书馆的投入与产出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政策法规的设计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政策体系
(一)应尽快颁布《中国图书馆法》
(二)应重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三)应出台配套实施细则
二 立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图书馆立法要与国家宪法一致
(二)必须尊重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三)注重对本系统已有政策法规的调研
(四)注重对法律关系主体的研究
(五)注重校内校外读者权益的平衡
三 政策法规执行力的监督机制
(一)建立执行督查制度
(二)实行无为问责制度
(三)实行过错追究制度
(四)实行文件执行复命制度
(五)强化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第八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范例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成功案例
一 广州大学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一)信息服务和产品开发
(二)承担外包业务
(三)文化信息实体合作共建
(四)资源共享
(五)业务扶持
(六)人才培训与业务咨询
二 广西大学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一)利用馆藏优势,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借阅服务
(二)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开展多层次参考咨询服务
(三)依托科技查新,拓展服务范畴
(四)以“CALIS、CADAL、CASHAL”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五)立足“民族文化强区”,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
三 新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一)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二)开发特色资源,提高服务层次
四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五 北京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一 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创新
(一)依托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文化
(二)重视社会教育,培养文化素养
(三)营造书香氛围,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 实现各类图书馆服务功能并轨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服务社会
(二)高校图书馆与各类图书馆建立图书馆联盟服务社会
(三)高校图书馆扶持基层图书馆服务社会
三 提升高校图书馆文化知名度
四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目标
一 全面实现公民平等的文化权利
(一)文化权利的内涵
(二)公民文化权利与图书馆的关系
(三)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实现公民文化权利
二 引领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养
(一)全民阅读及其活动的发起
(二)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责任担当
(三)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引领全民阅读
三 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
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高校图书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